您好!欢迎进入江西创信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官网!

江西创信水利建设有限公司

六项机制教育培训内容

发布时间:2025-02-18

1、什么是水利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?
第一项 查找机制
健全风险查找机制,提升风险发现能力,全面、准确辨识危险源。从施工、运行、设施设备、人员行为、管理体系和作业环境等方面全方位辨识。覆盖所有流程、设施、设备和工作面,覆盖所有岗位和人员。重大危险源可以依据有关标准直接判定。这项工作每个季度至少开展1次,要建立清单,动态更新。 
第二项 研判机制
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。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,判断它会在什么情况下触发,又会产生什么危害。
常用直接评定法、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(LEC法)、风险矩阵法(LS法)和安全检查表法来判定。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分为重大风险、较大风险、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,分别用红、橙、黄、蓝四种颜色标示。考虑到水利行业实际,为强化风险意识,低风险判定后,提级按照一般风险进行管控。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,并张贴在醒目的位置和重点区域。每个季度通过水利部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上报。 
第三项 预警机制
按规定和流程发布预警信息。要明确预警条件,考虑对谁发布、多大范围,还要第一时间报告,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。预警解除后,认真总结经验,查找漏洞,不断完善。功夫要下在日常。人工监测与自动监测是“双保险”。对直接关系安全、失守后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次生灾害的关键位置和环节要重点覆盖,如水库水位、闸门、启闭机械等。 
第四项 防范机制
通过风险公告、工程技术措施、管理措施、教育培训、个体防护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,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。开展隐患排查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,可以找到潜藏的事故苗头。要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,明确排查治理的责任、内容、程序、周期和整改要求等等,隐患治理要“五落实”。隐患排查的频率要结合实际,建议对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的危险源每天或每班至少排查1次,对较大风险的危险源至少每周排查1次,对一般风险的危险源至少每半月排查1次。 
第五项 处置机制
突发事故时,应急预案能够确保处置准、处置快、处置好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、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,重大危险源要实行“一源一案”。做好预案演练、培训、物资等应急准备,险情一旦发生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科学组织施救,并妥善处理善后工作。在事故初期的处置中抓早抓小,就能有效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发生次生事故。一旦发生事故,要按规定及时报告,切记要严防迟报、漏报、瞒报。 
第六项  责任机制
安全生产,党政同责,一岗双责。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第一责任人,其他负责人也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。要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,还要有考核奖惩机制。按规定做好员工、劳务派遣、灵活用工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,结合典型事故案例,督促和引导大家深刻吸取行业内外各类事故教训,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。
 
2、水利安全生产六项机制?
第一项 安全生产责任制:明确各级领导、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任务,强化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。
第二项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:建立科学、规范、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,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落实到位。
第三项 安全生产监管制度: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、运行、维护等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管,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。
第四项 安全生产控制制度: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,预防和控制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第五项 安全生产应急机制: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系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。
第六项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:加强对水利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,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。
 
X江西创信水利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onceruyio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